中国品牌日|从“变频专家”到“新风领航”海信空调引领青岛优品新高度
日期:2024-05-12 17:31 | 人气:
5月10日,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如期而至。活动期间,2024年中国品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品牌之都”青岛携包括海信、琅琊台、酷特智能等琳琅满目的“青岛优品”品牌亮相,展示其品牌建设硕果及由“制造”向“质造”、从“跟跑”到“赶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推介会现场,青岛馆蓝色渐变水波纹元素及海鸥元素展示了青岛浪漫、包容的海洋气息。海信空调作为青岛地区唯一入选的空调品牌,不仅代表了青岛制造业的高水准,更展现了中国家电行业的创新实力。

作为新风技术的领航者,海信空调新风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海信空调公司副总裁别清峰在此次“青岛优品”推介会上介绍,“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海信空调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绿色发展,已取得了5000余项科研成果和专利。今年1月,海信空调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基于智能温湿分控多场景送风技术的舒适空调器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共同推动了空调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另据奥维云网线下新风空调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18周,海信新风空调占有率达45.7%,稳居行业TOP1,这一数字足以彰显其在新风空调领域的强劲实力。

这份实力的背后,是海信空调深耕技术、不断创新的结果。从1997年推出中国第一台变频空调开始,海信空调便走在了行业前沿,自主掌握了9代变频技术的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成为名副其实的“变频专家”。

进入新世纪,海信空调敏锐地捕捉到了健康市场的潜力,锚定新风方向,凭借增氧、除菌、柔风、AI等前沿技术,复刻出“天然氧吧”清新、洁净的空气环境,不仅成为了新风空调的开创者和引领者,也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新风”热潮。
通过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海信空调还推出了多项创新技术,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新风技术的全面升级和普及。今年4月,由海信空调牵头发起的中国家用空调领域首个新风空调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并将于10月正式实施,这正是海信空调在新风领域影响力的有力证明。

在品牌建设方面,海信空调通过体育营销打开全球市场,连续赞助世界级赛事,向世界传递出“品质、健康、舒适、智能”的品牌形象。
2024年,海信空调再次成为欧洲杯官方合作伙伴,其璀璨C3系列更是被指定为欧洲杯官方空调。C3系列产品以五维空气管家为核心,提供臻贵空气体验,将足球运动的激情与空调产品的舒适完美融合。

在拥抱年轻化转型方面,海信空调将体育营销触角延伸至电竞领域。成为2024年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的官方合作伙伴,是海信空调年轻化转型的重要一步。通过与电竞领域的深度合作,海信空调推出了“战神套系”产品,其中就包括新风战神海信新风空调小氧吧X5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家电产品。
转型正在迎来硕果。海信家电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一季度海信家电实现营收234.86亿元,同比增长20.87%;净利润9.81亿元,同比增长59.48%。空调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海信新风空调璀璨C310在新风柜机细分市场位于行业第一。从产品到体验,从制定标准到领跑市场,海信家电以卓越技术打造“海信制造”硬实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点燃发展新引擎。品牌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从变频技术的引领者到新风技术的开创者和领航者,海信空调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别清峰表示,未来,海信空调将继续秉承“品质、健康、舒适、智能”的理念,领航新风时代,铸就青岛优品金字招牌。(永文)
“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10型(LCA10)”是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眼病,患者会因视网膜病变而失明。CEP290基因发生突变的人患有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眼病,即“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10型”,患者会因视网膜病变而失明。
5月9日,在山东青岛拍摄的“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无人机照片)。5月9日,在山东青岛拍摄的“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无人机照片)。当日,山东青岛造船厂建造的“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实现陆地完工。
前不久,“面包店的香味是假的”话题冲上热搜,更带火了“食物香氛”这个概念。不少网友诧异:食物香味还能“造假”?
10日上午,“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设备之一——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顺利通过工艺测试。这标志着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具备迎接工艺验收的条件。
5月10日,一场代号为“应急使命·2024”的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在浙江金华等地举办。演习模拟超强台风“海神”正面登陆浙江沿海,贯穿浙江全境,钱塘江流域发生超历史特大洪水……
作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2021年1月,阜航麦1号正式获得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证书,成为安徽省首个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自主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记者宋晨)5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智慧天网一号01星作为我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包含技术验证A星与配试B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近日,该所作物基因编辑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首个黍稷遗传转化体系与基因组编辑系统,并发布了目前最高质量的黍稷参考基因组,为未来黍稷的分子育种和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方式,对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的激励性制度安排。
在诸多产业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未来产业等新赛道,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正加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大展拳脚、加速奔跑,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澎湃力量。
大食物观要求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统筹各类食物资源,协调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让老百姓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吃得健康”。
为更大规模的国产光电集成芯片和移动终端射频滤波器芯片的发展奠定了核心材料基础。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看,许多国家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后,传统产业资源、能源成本快速增加,低成本竞争力逐渐衰弱。
日前,文昌航天发射场(以下简称“文昌发射场”),再一次令世人瞩目。站在这片生机勃勃的航天热土上,凝望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托举嫦娥六号奔月的壮美轨迹,人们挥舞国旗、高声呐喊,满眼皆是对星辰大海的美好向往。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南繁基地是我国农业科研和种业振兴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为落实中央关于种业振兴重要部署,今年发布的《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明确,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的核心环节。围绕种业振兴和产业发展所需,崖州湾科技城用好用足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全力探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推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建设。
制作“数字人”时,仍需谨慎应对社会伦理和个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AI技术的滥用所带来的犯罪问题。
图像识别、智能助手、虚拟人、文生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让人们进一步向智能时代迈进。该系统可以为“3D+AI”研究提供真实、精细的高质量三维数据,解决目前该研究领域高精度三维数据不足的问题,为AI模型生成更高质量的视频提供实时、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据支撑。
外科医生近日将一个大鼠胚胎的肾脏组织移植到另一个大鼠胚胎中。在出生前移植一个器官,可以使其和胚胎一起生长发育,这样器官在胚胎出生时就能发挥作用,并降低排异反应风险。
近日,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任务发布了首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袁为民安排他担任“项目经理”,任务是完成2022年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研制的“力箭一号”火箭发射的“龙虾眼X射线成像仪”(LEIA)试验。
